搞品牌建设不能把小农挤出去
搞品牌建设不能把小农挤出去
浏览量 0时间 2024-07-18 13:10:22

2024年6月28日下午,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农业农村部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决定:韩俊同志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

以下为韩俊在第六届品牌农商发展大会上的主题演讲。

品牌建设是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坚持质量兴农,要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特别是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推进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的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要实施农业品牌发展战略,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更需要发挥好产业界的主导作用,也需要发挥好各类行业协会的作用。结合“新模式、新消费、新业态"的主题,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三新”的关系谈几点看法。

第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高度重视以消费需求、尤其是新的消费需求为导向。

农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农业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高级化的需求。长期以来,受农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的困扰,我们的农业发展政策重心,主要还是提高产量。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把很多农产品的生产总量做到了世界第一,总量不足的矛盾基本解决了,尤其是在过去十多年里,粮食实现了十二连增,人民的米袋子日益充盈,菜篮子、果盘子日益丰富,农民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改变。过去是总量不足,现在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的矛盾,有很多产品是供过于求的,有一些产品还是供给不足,尤其是绿色优质生态农产品还是供给不足的。

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主要是考虑这么一个背景,就是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史无前例的人口城镇化的进程。在过去五年里,城镇的常住人口每年要增加2000万以上,根据“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政策蓝图,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将会达到60%,今后每年大约还有1400万变为城镇的常住人口。快速的城镇化与快速城镇化进程相伴随的中产收入阶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中产收入阶层有不同的定义,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中国中产收入阶层的人数已经接近5亿人。根据国际上的定义,有的说是一亿人,定义不一样。有的报道讲、有的研究认为,中国的中产人数已经超过美国。

快速的城镇化,中等收入阶层的壮大,最显著的表现是什么呢?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地升级,从需求端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人们对肉蛋奶、水果、蔬菜的消费需求显著增加。过去人们对农业发展的第一需求就是要吃饱,现在从过去的吃饱变为要求要吃得好、吃得更好、吃得更有营养、吃得更健康。

与此同时,随着收入的增长,除了吃得放心以外,人们也要游得开心,包括到农村游得开心,对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方面的体验性消费,可以说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态势。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对农产品供给体系的重构,对农业的多功能性的挖掘,对增加农业生态服务供给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我们的农业供给体系,基本的特征是资源的粗放利用来驱动增长,主要满足量的需求为主。现在则是要更加注重绿色生态可持续,要更加注重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产品质的需求。

但是现在结构性的矛盾还是非常突出的,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农产品供给多而不优,大路产品多,优质专用高端产品紧缺的矛盾较为突出。近年来,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国人到国外抢购奶粉等商品,现在出国还大包小包拿回来很多吃的。可以说,对优质食品的需求漂了洋过了海。实际上我们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们现在的食品消费进口增长的幅度非常快。可以说,现在世界上所有的农产品出口国,都把中国看作是他们的大市场,在那里排着队等着我们有关部门审批放行,这种国家多了,产品也多了。

去年我们食品进口额接近560亿美元,可以说洋食品品牌现在是大行其道,更多的是因为中产收入阶层、一部分中高收入的城镇居民确实有需求。顺应国内食品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迫切需要把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的供给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去年提出来的一项重大任务。为此要压减低端的供给,增加中高端的供给,使农产品供给的质量和品种要更加切合消费者的需要。要使得农业供和需的关系,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新的均衡,这就是我们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破的题。

国内食品消费需求的新变化给优质农产品的供给,给品牌建设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迫切需要我们强化品牌的意识,提升质量控制水平和精细化经营能力,要以品质去支撑品牌,品牌建设你不能做虚工,你源头没有搞好,你就在这里做虚工是不可持久的,以品牌担保品质,以品质支撑品牌,以品牌担保品质,真正实现农业由生产导向、由产量导向向消费导向、向质量导向的转变,这是我要讲的第一点。

第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要高度重视农业新业态和农村新产业的发展。

当前城镇居民对于农业需求和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内涵外延都大大扩展,他们不仅要购买原料农产品,还需要购买精细加工的食用农产品,也需要越来越多食品的消费服务。城镇居民,也包括一部分农村居民,他们对农业的需求不仅是饱口福,还要饱眼福,消费者必然为农村的新业态,为农业的新业态,为农村新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牵引力。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我们的农业发展是卖原料,我们是一个什么状况呢?卖原料居多,农业产业链条比较短,农产品附加值普遍不高,对农民收入带动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


推荐阅读
2024-07-18 13:09:280
7月2日,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韩俊主持召开部党组(扩大)会议,重温学习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进一步抓好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高...
免费体验{label:shopname}后台管理系统立即体验
{include file=comm/foot.html}